王 镛 美术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华书法家》主编
岭南画派人物画创作的盛期是由杨之光及其弟子开创,周波先生作为杨之光重要的学生,可以说是继承了岭南画派的传统,尤其是人物画的传统,岭南画派的宗旨是“折衷中外、融汇古今”。这个“外”,不仅是西方的也,还有日本的。
周波先生恰恰是吸收了西方绘画的素描造型,还吸收了日本浮世绘的图卷工笔画。他的融汇古今是中国的传统。“古”就是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壁画,例如去了敦煌画了中国古代历代的人物画,而“今”主要是五四以来的新国画传统,包括浙派,也包括徐蒋体系。但是岭南画派的人物画区别于其他的画派的一个方面,就是他们更加的强调造型的光滑与色彩的明丽。这个可能和广东的自然环境有关。还有就是与民间的审美趣味有关。
周波先生特别重视写生,尤其是速写,他的速写。他的写生不参考照片,不带照相机,而且不让学生带照相机,就直接写生,而且很多是忆写的。他们根据记忆默写的,画得也非常生动。我认为,艺术家是说真话的,照相是说谎话的。大众的直接观察就是直接师法造化,所以他的人物造型,尤其是80年代的这批写生作品特别慎重,而且注意捕捉生活的细节,比如拔牙、卖菜摊等等。而且,他还善于捕捉人物的背影,让人很感动。所以我想他的作品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写生,而且他的速写式的线条又不像一般的岭南画派那么光滑,但是也不像黄胄的线条那么多复笔。
相对来说,他的作品比较简约,又加了大量的色彩,包括没骨色彩的运用,所以使他的风格在岭南画派人物画当中又非常独特。这是我觉得他的艺术之所以有美术史研究价值就在这里,他能够在生活当中提炼出岭南画派人物画的特点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
南面展厅的作品更多吸收了民间的色彩,和杨之光晚年的追求也有一点类似,追求唯美与性感。但是写生的因素相对减弱,可能跟年龄有关,所以我还希望他能够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之下继续坚持写生创作的路线,给我们留下更多表现生活实感的精品。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