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周波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 中国美术馆举办“生活之美:周波艺术展”

2013-09-22 23:05:07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作者:张桂森
A-A+

周波艺术展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发言

周波艺术展

开幕现场

  2013年9月21日下午,“生活之美:周波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曾经自誓“不到七十不办展览”的周波,此次将大展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周波是岭南画派正宗传人,广州美术学院的老前辈,不仅是美院最早的学生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美院中坚的教育力量。他已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应誓而办展,使我们得以品评他用半个多世纪为我们精心准备的陈年珍酿,岁月的芬芳尽在其中。

  艺术家周波少年成名,早在1960年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毕业时创作的《北京的声音》就刊载于《人民日报》。而后他时有作品发表,而且与林墉先生合作连环画《西沙儿女》,广受好评。但他为人谦厚平和,遂有广州美术学院“大师兄”之称。

周波艺术展

艺术家周波接受现场采访

周波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发言

  周波的性格也反映在他的创作之中。和许多新中国初期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一样,周波从习艺之初便深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种创作思想的影响。对这种理念的坚守,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艺术价值取向与面貌,也奠定了他在人物画领域所取得的的成就。他承继岭南画派注重写生的传统,从生活中汲取绘画的灵感,历经半个世纪的苦心孤诣,将自己的艺术锻造得淳朴天然而又妙在其中,充满生活之美。

周波艺术展

展览现场

  自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诸先生始,岭南画派高举革新旗帜兴于南粤大地,这一革新精神薪火相传,使南粤艺术百花齐放,蔚为大观。周波先生师承岭南画派,曾受教于关山月、黎雄才诸大师,人物画则直接师从杨之光先生。周波先生初入艺坛,即有天才之誉,1960年广州美院附中的毕业创作《北京的声音》发表于《人民日报》,名动京华;他自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院之后,与众多师门英才联手创作,又留下大量艺坛佳话。1967年他与伍启中先生合作连环画《杨健生》,入选全国美展;1974年又与林墉先生等人合作连环画《西沙儿女》,再次入选全国美展;同年他与林墉先生、伍启中先生合作的中国画《北京送来的礼物》也入选全国美展,并赴法国展出;1979年,他还与杨之光先生合作了大型中国画《民族舞蹈图卷》。

 

周波艺术展

现场作品

周波艺术展

展览现场

  自1978年在母校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开始,他远离喧嚣,淡薄名利,“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将大量的心血花在美术教育事业上。他的赤心传艺,有力地促进了美院的国画教育。杨之光先生就认为他“使国画教学的‘四写’训练得以传承与发展”。 即使他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只要提及1973年被广东人民出版社以彩色宣传画出版发行的《到广阔天地去》,相信很多人都能想起这幅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作品。

周波艺术展

展览现场

周波艺术展

展览现场

  退隐学院、埋首教学的周波先生秉承岭南画派传统,继续在艺术之路上下求索。他继承了岭南画派“直面对象、强调写生”的创作方法,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以诚挚的双眼,撷取生活中至美至善的一点真,再用自己的画笔活泼泼地描绘下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写意人物画;岭南画派“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革新主张也在他的作品里得到鲜明的体现,仅以色彩为例,他就曾远赴敦煌,揣摩壁画色彩,也曾对日本绘画设色艳丽而沉静的特点深入研习。周波先生的笔法简炼而富有张力,设色典雅活泼。最为难得的是,他的艺术总是和生活里最为鲜活的那一份意趣紧紧相连。这份鲜活完完整整地保留下来,就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于细微处记录了我们社会进步发展的点点滴滴,却又诙谐自然地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记忆。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8日结束。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周波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